正在阅读:【喜迎省两会·回眸2022】沃野升腾希冀 乡村奋展新姿——2022年甘肃省“三农”工作综述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政策资讯 / 新闻资讯 / 正文

微信图片_20221019144549.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喜迎省两会·回眸2022】沃野升腾希冀 乡村奋展新姿——2022年甘肃省“三农”工作综述

转载 刘梦娇2023/01/11 17:33:0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定西市场监管 3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王煜宇
粮满仓廪,“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特色产业,遍布陇上田野,鼓起农民钱袋子;乡村建设热火朝天,乡村环境干净整洁,擦亮生态美丽底色,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步步提升。
宕昌县城关镇鹿仁村美丽如画
回首2022,甘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全省上下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克服疫情和局地发生旱情等不利影响,陇原大地农业农村发展步履铿锵,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为全省稳物价、稳预期、稳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
重农稳粮 筑牢农业基本盘

绿苗青青,冬小麦苗壮苗齐。在灵台县中台镇安家庄村,村民马登云在小麦地里忙着划锄,灭草保墒。他去年种植了1036亩有机小麦,喜获丰收,生产有机小麦114吨,石磨加工面粉80吨,全部订单售出。

马登云查看冬小麦苗情

作为全省首个通过国家认证的有机小麦生产基地和有机冬小麦石磨面粉及有机麸皮生产企业,“今年又种了1000多亩有机小麦,按照有机认证标准种植,除了严禁使用化肥农药,地下水质、空气质量及土壤检测必须合格,我们就是要生产高品质的小麦,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马登云表示。
2022年,全省粮食面积4049.64万亩,较上年增加34.51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3986万亩的目标任务;粮食总产1264.99万吨,较上年增加33.53万吨,创历史新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2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30万亩任务;大豆种植面积88.2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76.2万亩任务。
甘肃分别作为全国夏粮生产贡献突出的15个省份之一和全年粮食油料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21个省份之一,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凉州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长势良好

粮食产量、面积“双增长”,得益于甘肃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压紧责任,逐级签订稳定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分季节、分作物推进粮食安全生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藏粮于地。全省去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70.8万亩,复耕复垦撂荒地123万亩,其中复垦种植粮食作物50.2万亩。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藏粮于技。我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省去年玉米制种面积157.6万亩、产种6.5亿公斤,生产马铃薯原原种13亿粒,挖掘出丰产丰收的潜能。

安定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同时把旱作节水技术作为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25.5万亩、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391万亩;落实落细农机服务,全省小麦机械化率首次突破90%,小麦玉米机收减损1.35亿斤。
真金白银投入,粮食颗粒归仓。甘肃落实中央和省级支持粮食生产的财政资金55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市县财政投入春小麦扩种等补助资金7564万元,主要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承保覆盖率达到38%,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对冲了农资价格上涨影响,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粮食喜获丰收,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2022年全省新增生猪存栏144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1.19%、9.87%和35.05%;蔬菜播种面积980万亩、产量2940万吨。“肉盘子”“奶瓶子”“菜篮子”保供稳价,为疫情期间广大群众提供“稳稳的幸福”。
高台县晾晒玉米
延链补链 打好产业优势牌
位于定西市安定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马铃薯堆积如小山。在清洗车间,工人们拧开水闸,冲刷着马铃薯表皮的泥土。经过全自动、全旋流、密闭式等多个生产线,马铃薯淀粉、全粉、蛋白粉、变性淀粉等“脱颖而出”。
马铃薯淀粉被运到园区内其他企业,加工制成的薯条、饼干、月饼、土豆泥等食品,琳琅满目。“以前卖洋芋是卖资源,农民收入较低,如今我们通过马铃薯主食化、工业化、鲜食化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了附加值,1斤洋芋从一两毛钱提高到一两块钱。”蓝天公司负责人李幸泽深有感触。

蓝天集团加工马铃薯淀粉。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聚焦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我省大力实施“牵引带动”战略,通过“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强主体”,深入实施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链长制,加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全省特色产业总体上呈现结构优化、产量增加、效益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西部牧歌,悠扬嘹亮。我省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扎实推进“甘味”肉羊、平凉红牛产业集群和肉牛增量提质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3个百万头肉牛产业带、3个千万只肉羊产业带和河西走廊50万头荷斯坦奶牛产业带,全省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提高到27%以上。

正宁县肉牛产业园。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延链、补链、强链,特色产业“链”式发展。去年全省新增引培农业龙头企业188家,新增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6家,新创建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399家,“五有”合作社达到5.13万家,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产业集群1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乡村振兴示范县3个,1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认定并给予奖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8:1。
“甘味”品牌持续擦亮。“甘味”品牌实现商标注册,250个企业商标品牌认定纳入“甘味”品牌目录;“甘味”品牌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5个“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品牌培育计划;“甘味”获新时代农业品牌十年·
卓越影响力品牌,蝉联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榜首。
“甘味”农产品直播带货
特色产业拔节生长,增收后劲越来越足。去年我省加大资金倾斜支持,脱贫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达到128.69亿元,占总支出资金的58.47%;持续开展到户产业培育,为6.7万户28.7万脱贫群众落实产业帮扶措施;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龙头企业共带动脱贫户41.5万户、脱贫人口136.2万人,农民合作社带动脱贫户86.7万户。
内外兼修 绘好乡村新画卷
太子山下,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静谧质朴,白桦林漫山遍野,冰雕滑雪,美不胜收。
繁茂树木间,掩映着红瓦白墙的民宿。贾从兵、贾从祥兄弟俩开的民宿,院落干净,客房整洁,淋浴卫生间有抽水马桶,让爬山登高的远方游客很舒心。“今年元旦假期,乡村旅游快速回升,迎来了旅游小高峰。”贾从兵介绍,县里发展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以来,村里路通了、自来水通了、房子翻修了,农家乐火起来了。

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冰雪如画。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马可东 摄

我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制定出台《甘肃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以8大行动和7大工程为重点的乡村建设,深化“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去年建成50个省级示范乡(镇)、新建500个省级示范村。
持续扮靓人居环境,乡村处处焕然一新。甘肃制定实施《甘肃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去年建成农村卫生厕所40.66万座、普及率达到66.1%,开展三轮次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文明乡风沁润人心。甘肃乡村治理国家级试点任务稳步推进,成功创建15个省级试点县。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全省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96.7%的村镇成立红白理事会,全省95%以上的行政村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组织。

华池县柔远镇孙家川村全景。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如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陇原儿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自信自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见习编辑:杨博
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新甘肃

扫码关注我们

长按识别二维码

获取更多信息


往期回顾


关爱帮扶在行动 寒冬情意暖人心——记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暨“三讲三送”活动


盘点2022:定西市计量测试检定所整体工作实现新突破


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赴帮扶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已有0人点赞

网页尾图广告2.gif


1.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