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雨:严把专利审查授权关,实施实用新型明显创造性审查和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审查
转载
嘉峪关于 2024/04/26 17:33:4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报
作者: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报
6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申长雨:严把专利审查授权关,实施实用新型明显创造性审查和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审查
显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4月24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中宣部版权管理局负责人汤兆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介绍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进一步提高审查授权质量。严把专利审查授权关,持续完善审查质量保障体系和业务指导体系,强化内外部的质量评价,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持续提升专利审查工作能力。优化审查资源配置,完善多种审查模式,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中小企业,加大专利预审、优先审查等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实用新型明显创造性审查和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审查,进一步提升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质量。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栾海军 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与申局长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先生,中宣部版权管理局负责人汤兆志先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先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申长雨: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多年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知识产权工作的总抓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顶层设计,擘画了宏伟蓝图。去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致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暨宣传周主场活动的贺信中进一步强调,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过去一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主要进展。一、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全面优化。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部署推进了新一轮知识产权机构改革,将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实现重大优化调整,地方知识产权机构也得到了新的加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宏观统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知识产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进一步健全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完成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等法规修订加快推进。二、知识产权创造量质提升。全年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3%。核准注册商标438.3万件,认定地理标志产品13件,核准以地理标志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201件。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642.8万件和249.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42.3%和36.0%。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8385件、林草植物新品种权915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4个,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速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大力推动专利转化和产业化。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首次超过50%,连续5年保持增长。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总额达8539.9亿元,同比增长75.4%。著作权质押担保金额达98.6亿元,同比增长80.8%。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3765.2亿元。通过专利开放许可试点,达成许可1.7万项。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更加有力。首批10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第二批15家完成遴选。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总数达112家。全年查办专利商标违法案件4.4万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6.8万件,查办版权侵权盗版案件4745件。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6.2万批次,核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1.9万件。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9万件。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3.1万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2500余件。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万起。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2.04分,再创新高。五、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启动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分别达151家、197家和162家。新增全国版权示范城市5个,全国版权示范单位78个,示范园区(基地)18个。上线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公共服务系统,开放数据总量达59种、专题数据库达18个。软件著作权登记系统完成无纸化改造,全部实现在线办理。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8万家,从业人员近百万名,年营业收入超2700亿元。六、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持续深化。成功在北京和日内瓦举办两场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活动,有力密切了双方的合作关系。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多项成果被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发起举办首届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局局长会,主办第14届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进一步深化了知识产权周边合作。举办2023国际版权论坛、中非版权合作论坛,中国被授权实体加入无障碍图书联合会全球图书服务。持续深化中美欧日韩、金砖国家、中日韩、中非、中欧等知识产权领域机制性交流。完成第二批350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清单公示。专利审查高速路试点项目扩展到32个。以上就是2023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主要进展。下面,我们愿就有关内容回答大家的提问。陈文俊:谢谢申局长,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光明日报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请问今年有何工作重点?针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短板弱项又有哪些重点举措?谢谢。申长雨:谢谢你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多次作出明确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国家知识产权局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委共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正在加快制定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这是今年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方案已完成部门会签,将于近日发布实施。方案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短板弱项,从政策标准、授权确权、执法司法、保护管理、社会共治、安全治理、能力支撑等7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作一个简要介绍。一是针对侵权易发多发问题,方案提出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对故意或重复侵犯专利权,拒不履行生效行政裁决等行为的,依法引入联合惩戒、信用监管等措施。二是针对维权周期长问题,方案从司法保护的角度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建设,从行政保护的角度提出加强快速维权保护机制建设,在缩短知识产权授权周期的同时,开展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发挥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公证机构的重要作用,提高纠纷解决效率。三是针对维权成本高问题,强化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协同联动,探索依当事人申请的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公益性维权援助,降低维权成本。四是针对侵权赔偿低问题,深化国家层面上诉审理机制,全面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侵权“数额计算”等裁判标准。五是针对举证难问题,完善侵权损害赔偿的证据规则,加强技术调查人才培养,在知识产权行政裁决、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案件处理中引入技术调查官。这是有针对性地采取了5方面措施,来解决侵权易发多发、维权周期长、维权成本高、侵权赔偿低和举证难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的实施,推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化、专业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更好塑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谢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专利的质量是专利转化运用的基础,请介绍一下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背景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采取哪些举措提高专利质量?谢谢。申长雨:谢谢你的提问。专利的转化运用就是要将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转化效果好不好,专利质量是关键。《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强调,要从提升专利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方面发力,做好转化运用工作。因此,提升专利转化运用的效果,需要不断提高专利的质量。要通过建立工作闭环,形成反馈机制,不断根据后端专利转化的效果,改进前端的专利申请和审查政策,持续夯实专利转化的质量基础。一是进一步提高专利申请质量。突出专利产业化导向,推动加快实施以产业化前景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进行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更加注重从现实需求中凝练科研问题并进行联合攻关,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高价值专利。组织实施并推广符合企业共性需求的公益类专利导航项目,助力优化专利申请布局,提高专利综合竞争力。二是进一步提高审查授权质量。严把专利审查授权关,持续完善审查质量保障体系和业务指导体系,强化内外部的质量评价,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持续提升专利审查工作能力。优化审查资源配置,完善多种审查模式,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中小企业,加大专利预审、优先审查等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实用新型明显创造性审查和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审查,进一步提升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质量。三是进一步提高代理服务质量。探索建立专利代理质量监测分析机制,加大对专利代理机构和代理师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市场信誉好,懂技术、懂市场、懂运用的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家型人才,从供给端加强代理能力建设,将更多好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具备产业化前景的高价值专利。加快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专利代理服务招标机制,推动出台专利代理服务采购标准,从需求端促进代理质量提升,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谢谢。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已满一年。请问一年来,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积累了哪些经验?谢谢。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胡文辉:谢谢你的提问。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去年4月起,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首批10家保护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各个城市始终坚持高规格推进、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保护,取得积极进展。2023年首批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总体得分为83.25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示范效应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法治化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提档加速。上海浦东新区积极接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优化侵权举证责任、创设履行知识产权调解协议后处罚适当减免等特别规定,并实施专利、商标、版权行政执法统一管理。深圳率先建立知识产权行政禁令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戒力度。天津滨海新区在推进示范区建设中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机构设置,将知识产权局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单独设置,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合肥加大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原始创新成果的保护,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向应用场景。天津滨海新区积极服务国家超算中心、海河实验室等战略科技主体,用“订单+专家”的精准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杭州设立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改革。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南京等地不断完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高效、专业、便捷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推动纠纷快速化解。宁波等地优化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工作,案件办理周期压缩了30%。广州与香港、澳门海关开展跨境案件查办协作,开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证据互认机制。成都率先建立技术调查官流动站,提升司法资源聚合度,高效处理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四是知识产权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前行。苏州建立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平台,汇聚30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专家资源。上海浦东新区不断强化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吸引更多国际展会和跨国公司进驻,进一步推动内外资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深圳联动香港、澳门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国际仲裁中心,打造知识产权纠纷争议解决高地。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标准推进保护示范区建设,有效激发创新活力,有力护航创新发展。谢谢。经济日报记者: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快速增长,相关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版权增加值稳步提高,请问未来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中国版权业发展?谢谢。申长雨: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涉及版权工作,请中宣部版权管理局汤兆志副局长回答。中宣部版权管理局负责人 汤兆志:谢谢您的提问。正如刚才申局长在介绍知识产权整体情况时提到的一些基本数据,2023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数量增幅较大,全年的著作权登记总量超892万件,同比增长40.46%。其中,作品著作权登记量643万件,同比增长42.3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249万件,同比增长35.95 %,登记数量和增速均创5年来新高。在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方面,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研,2022年,我国版权产业增加值达8.97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7.41%;版权产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超1600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为9.58%;版权产业的商品出口额为4639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3.03%,连续多年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稳定在11%以上。由此可见,版权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鼓励创新、促进就业、增加出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逐步成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下一步,我们要继续采取各项措施,不断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相关法规。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等法规规章的修订,建立更加完善的著作权法律制度体系。二是出台相关政策。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制约和影响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有的放矢,出台相关措施。三是加强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支持各级执法部门开展版权执法工作,持续开展“剑网行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等专项行动,突出大案要案查处和重点行业治理,坚持盗版根源治理与传播渠道治理相结合,不断优化版权保护环境。四是不断提升版权社会服务能力。在着力健全著作权登记体系、规范著作权集体管理、优化版权展会授权交易体系促进版权贸易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纠纷调解工作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请问在知识产权领域纠纷调解工作是如何开展的,都有哪些特点?谢谢。胡文辉:谢谢你的提问。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纠纷调解是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和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体系日益完善。加强调解机制和调解组织建设,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指导,积极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上下联动、衔接顺畅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指导管理的调解组织达2000家。今年第一季度受理调解案件达到2.6万件,同比增长27.7%,有效拓展了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渠道。二是“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持续深化。我们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推进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建设,知识产权领域“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推动648个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和5095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平台推送案件调解成功率近80%。三是纠纷调解专业性、权威性、便利性不断增强。会同最高人民法院评选发布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加强经验示范和专业指导。充分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专业优势,今年第一季度参与调解知识产权纠纷1万件,占比达40%,成为化解知识产权领域矛盾纠纷的重要力量。各地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作用,集聚调解资源,开展调解工作。比如,北京上线纠纷处理“一点通”服务系统,河北依托“冀时调”、浙江通过“浙江解纷码”等在线平台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调查显示,当事人认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的程序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利,纠纷解决满意度显著提升。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按照中央有关部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促进知识产权纠纷依法、公正、高效化解,不断提升经营主体和创新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谢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刚才介绍的是知识产权领域的纠纷调解工作情况,我们想具体了解一下版权方面的纠纷调解工作。我们知道,近年来版权方面的纠纷越来越多,大量纠纷被起诉到法院,很多人呼吁加强版权调解工作力度,有关部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未来采取哪些措施?谢谢。汤兆志:谢谢您的提问。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18年至2023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257.67万件,其中版权案件172.25万件,约占知识产权案件的66.8%。针对版权纠纷数量大、同质化程度高、增长速度快的特点,诉讼当事人、人民法院和版权业界各方都希望构建成本低、速度快、效力足的版权息诉止争新机制。我们高度关注这一情况,坚决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版权局)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通知》,共同建立健全版权纠纷诉源治理和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版权管理部门的指导协调作用、人民法院的引导保障作用、相关组织的专业调解作用,强化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通过调解解决版权纠纷的意识,依法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塑造良好营商环境。文件要求各级版权管理部门同本级人民法院开展合作,指导版权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开展案件委派委托、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工作,并就版权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评估激励、培训指导、经费保障等作出相关规定,通过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全面提升版权纠纷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有关工作进展顺利。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版权协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江苏省、广东省等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和地区,正在进行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工作。我们将适时发布一批版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典型案例,提升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专业能力,引导版权纠纷当事人积极运用相关机制定纷止争,避免将版权“小纠纷”升级为“大矛盾”。谢谢。中国日报记者:过去一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方面查处了大量知识产权违法案件,能否介绍一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方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 况旭:谢谢你的提问。我介绍一下2023年知识产权执法工作的总体情况。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执法工作,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侵犯地理标志权利等违法行为。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统筹部署。2023年,印发《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意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建设。同时,将打击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行为纳入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发挥“铁拳”行动综合协调、牵引拉动、高效协同的优势,持续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二是加强案件查办。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商标专利领域违法案件4.41万件,涉案货值8.39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376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办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大案要案,例如:江苏省邳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陈某等人生产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网络器材系列案件,涉案人员分布全国多个省份,涉案金额6千余万元;广东省揭阳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王某某生产销售侵犯劳力士、雷达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手表案,涉案金额1.17亿元。目前,这两起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总局组织开展侵权假冒物品全国统一销毁活动,22个省(区、市)同步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200多个品种、重量4734.2吨、货值达8.3亿元。三是加强协同联动。发挥打击侵权假冒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知识产权等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推进知识产权日常监管与执法工作的有效衔接。指导地方加强跨区域协作和上下级联动,与地方建立局地执法协同联动机制,提高系统集成打击能力。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大国际交流平台,举办打击侵权假冒论坛,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对话与磋商,讲好知识产权执法“中国故事”,传递打击侵权假冒“中国声音”。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有力保障和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谢谢。江苏广电荔枝新闻记者:打击侵权和假冒一直受到社会关注,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提出将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能否介绍一下此次行动的具体部署情况?谢谢。申长雨: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继续由况旭局长回答。况旭:谢谢你的提问。今年4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在全国开展为期两年的专项行动。本次行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优势,突出“守护品牌”和“守护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两个主题,着重抓好六项任务:一是围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严厉查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家居家装、服饰箱包、酒类产品、儿童玩具等重点商品侵权假冒行为。二是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严厉查处侵犯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三是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严厉查处恶意抢注中小微企业商标、店面招牌商标侵权、侵犯老字号企业商标权等违法行为。四是围绕乡村振兴,严厉查处擅自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伪造或冒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等违法行为。五是围绕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严厉查处申请不良影响商标、恶意抢注囤积商标、以不正当手段招徕业务、专利申请中弄虚作假、无资质专利代理等违法行为。六是围绕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和特色品牌、区域品牌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一是推进全链条执法。打通生产、流通、仓储、包装印刷等环节,深挖制售源头、追踪溯源打击侵权假冒。二是加强与权利人合作。畅通与权利人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权利人在侵权调查、商品辨认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知识产权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坚持打建结合。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同时注重案后教育整改,帮助经营者加强合规建设与管理,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四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曝光典型案件、深入开展政策解读等形式,营造抵制侵权假冒的深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多元共治的格局。谢谢。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保护民间文艺作品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请问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和促进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汤兆志:谢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民间文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版权领域而言,加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近年来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工作有三个目标:研究制定民间文艺作品版权保护相关法规文件;推动民间文艺产业发展;参与民间文艺保护有关全球治理。为此,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应工作。一是提升对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立法研究、调研,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合力。自2021年起,中央宣传部(国家版权局)已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4个省和18个地市,作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各地民间文艺资源优势,将试点工作推向纵深,探索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新途径、新模式。二是积极构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机制。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为指导,结合我国民间文艺保护实际和需要,加强民间文艺保护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民间文艺领域的科学立法。此外,进一步健全版权社会服务机制,研究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三是讲好民间文艺版权故事,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发掘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有关的鲜活素材,推出一批外国受众愿意听、听得懂的版权好故事。目前,国家版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在开展景德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系统梳理景德镇市加强版权工作、促进陶瓷产业传承创新的经验做法,向世界讲述版权助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故事。四是积极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条约磋商为切入点,形成高质量的中国提案,推动相关国际规则制定。此外,广泛开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在多双边层面不断强化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国际意识,为民间文艺版权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谢谢。封面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想请问目前进展怎么样?下一步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用好这些专利?谢谢。申长雨:谢谢你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特别是专利的转化运用工作。去年10月,专门部署开展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是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专项行动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扎实推动相关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7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了91.4万件专利的盘点,其中发明专利63.6万件,超过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六成。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一是统筹好进度和质量。一方面,做好盘点数据的监测和盘点工作的分类指导,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确保工作进度。另一方面,指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用好内外部专业团队和智能化评估机构,建立盘点结果集中审核机制,严把质量关口。目前,盘点后经过评估审核进入转化资源库的专利已有67.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50.6万件,自评转化前景较好的发明专利占30.4%。二是统筹好存量和增量。着力发现和解决不利于专利转化的制度障碍和隐形壁垒,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专利分级分类管理和申请前评估制度,完善评价指标,做优专利增量,构建长效机制。今年一季度,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71.9%,高于2023年2.3个百分点,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统筹好盘点和盘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作用,调动市场化服务机构积极性,加快推动进入转化资源库的专利开展企业评价、对接推广和落地转化实施工作。浙江、陕西等部分地方已经开始举办系列对接活动,推动存量专利转化运用。今年一季度,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活动次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近4成。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继续加快推进存量专利盘点工作的同时,更大力度促进专利的转化实施,并将盘活工作与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等工作有机衔接,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尽快实现产业化,以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谢谢。香港紫荆杂志记者: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请问如何更好保护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谢谢。申长雨:谢谢你的提问。知识产权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对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我国企业维护海外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我们会同中国贸促会设立了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并在27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了43家地方分中心,在贸易往来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工作指导站,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海外维权指导服务。仅2023年,就指导企业1706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8.9亿元,帮助企业降低维权成本3.9亿元。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收集和供给,利用“智南针”网络平台定期发布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规定和风险预警信息,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有关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和相关部门一起,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一是会同中国贸促会继续布局建设更多指导中心,设立更多海外工作站点。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涉外知识产权律师的培养,提升企业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的可及性和便利度。二是继续加强对跨境电商、“337调查”、标准必要专利、商标抢注等重点问题的专业指导,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基金,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推出更多海外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帮助企业降低维权成本。三是继续加强“智南针”网络平台建设,不断丰富海外知识产权制度规则收集分享和风险预警信息供给,做好纠纷应对经验总结和典型案例发布,并加大向企业的推送力度,帮助企业提高维权能力。谢谢。陈文俊:谢谢申局长和三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