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① 渭源县元古堆村群众在文化广场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盛况。(通讯员葸陇强)
② 兰州市主要街道设置宣传牌、摆放花卉,喜迎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资料图)
③ 阿克塞县推进老年人和适龄幼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通讯员马晓伟 张建春)
④兰州新区舟曲避险搬迁移民安置点。(资料图)
⑤壮美祁连山。(资料图)
⑥甘肃风电项目。(资料图)
⑦兰石集团高端装备产业园内的“黄河”系列精品新型高端石油钻机。(兰州新区报记者丁凯)
⑧12月29日,银兰高铁中兰段(甘肃段)建成通车。(兰州新区报记者丁凯)
⑨甘肃旭晶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熟练操作着自动化生产设备。今年以来,酒泉市肃州区积极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通讯员侯崇慧)
⑩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资料图)
1 全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我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制定《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意见》,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决定》,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工作全过程、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省领导带头开展宣讲,各级宣讲团深入基层进行宣讲,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全媒体宣传报道力度,使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结合各地实际,坚决抓好贯彻落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新征程。
2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对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5月27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兰州胜利召开。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形成了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纲领。
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凝聚起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的干劲和信心。各地各部门以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为抓手,细化完善措施,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进步和成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迈出坚实步伐。
3 我省落实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学高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政策,推动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左右。1—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234个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87.38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482.61亿元,增幅25.34%。12月29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全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了明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要为经济发展赋能,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4 我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我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机制巩固脱贫成果,强化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各项措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从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集中支持23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强与东部协作省市对接合作。党政同责扛起粮食安全重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049.7万亩,总产量126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大力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工业带动特色农产品价值链提升,特色产业呈良好发展态势。加快实施“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与生态及地灾搬迁、城镇化建设、农村道路、人居环境整治等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5 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2022年,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省持续推动黄河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在全国率先启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常态化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新成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其中甘肃片区3.44万平方公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截至12月27日,优良天数比例为90.1%。坚决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美丽甘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6 我省新能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以来,我省抢抓“双碳”机遇,推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甘肃新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50%,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约65%,甘肃新能源单日发电量突破3亿千瓦时,祁韶直流输电工程输送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甘肃电力中长期交易实现重大突破,成为国家电网内首个实现电力交易全年按日不间断连续运营的省份。甘肃“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项目首座百万千瓦级光伏汇集站并网投运,“陇电入鲁”重点配套新能源电源项目——陇东能源基地华能600万千瓦风光储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全国首家电化学储能协调控制系统在甘肃电网成功运行,16个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投运,电力外送全国21个省区市,113个新引进的新能源配套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比较全面、完整的风光电装备制造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正在崛起,“风光大省”正加快向“风光强省”迈进。
7 我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我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如期完成了方案确定的110项改革任务,实现了中央明确的“三个明显成效”目标。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实落地,企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资监管效能有效提升,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健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快培育,企业活力动力不断激发,质量效益加快提升。2022年,省属国有企业经济运行从一季度的“开门稳”,到上半年的“双过半”,再到前11个月的稳增长,持续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8 我省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银川至兰州高铁中卫至兰州段12月29日通车运营,银兰高铁全线贯通,银川至兰州最快2小时56分可达,这是我省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截至11月底,全省公路、水路和民航业已累计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1018亿元,年投资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敦煌至当金山口、马鬃山至桥湾等多条高速或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合作至赛尔龙高速、合水至华池一级等重点公路项目相继开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机场航站楼即将封顶;西宁至成都高速铁路甘肃段全线开工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通信网络加快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5G基站3.1万余座,市区、县城和乡镇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行政村5G网络覆盖超过40%。
9 我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福祉进一步增进
我省坚持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兜住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全省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近80%。优先保就业稳就业,预计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左右。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健康甘肃建设,我省持续推动实现7项临床检验结果、5项超声影像检查结果、7项放射影像检查结果全省互认共享,成为全国率先在省级层面和全省区域内做到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共享的省份之一。首次组织兰州、平凉、酒泉三地医保部门和省级药品采购机构协同开展省级、市际联盟药品集采,共有54个品种115个品规药品中选,价格较我省上年度实际采购均价平均降幅35.87%。同时,我省省直职工医保实施门诊共济机制,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省直医保个人账户可“全家共享”。
10 我省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主动参与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着力打造向西开放的大通道、连接南北的大枢纽。目前甘肃已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与74个境外商协会建立合作机制。随着兰州铁路口岸、兰州航空口岸、敦煌航空口岸、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建成运营,境外货物可直达甘肃再分销,集散效应不断扩大。今年前11个月,甘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265亿元,同比增长24.1%,通道枢纽优势更加凸显。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10周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5亿元增加到300亿元,成为甘肃乃至西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全省全年共实施新建、续建省外招商引资项目2721个,到位资金4221.25亿元,同比增长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