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点击图片放大观看
视频弹幕,保护知识产权的留言满屏“飞舞”;教室讲座,研学知识产权的课堂书声琅琅;街头巷尾,宣传知识产权的海报随处可见……尊重创新、品牌消费、知识付费等在近十年间日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新习惯。“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16字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正伴随着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社会公众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总书记的嘱托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渗入全社会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中,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主旋律。深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厚植知识产权文化理念,为知识产权事业和人文社会环境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强大动能。
“尊重他人,也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知识就会不断地创新,唯有人和人之间彼此的尊重,人们才会拥有驾驭知识的力量。”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他超过2400万人关注的个人视频频道中说出这一“金句”的时刻,上百句留言弹幕飞过,遮蔽了整个屏幕。
这则短视频,发布于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期间,获得122.4万播放,14.2万个赞,3621条评论。“B站青年”涌入视频页面,相互探讨交流,就一个知识产权问题,几分钟内就能“盖几百层楼”。
知识产权的热度,已经今非昔比。
2022年宣传周的7天时间里,全国举办近万项宣传活动,国内外信息报道总量超过77.3万篇。
“今年宣传周期间,我们整理了包括公益广告、短视频、手绘长图在内的一系列优秀作品,首次形成宣传素材库,供各地方下载使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宣传处处长卢学红说,在社会传播格局的嬗变中,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自媒体,正在自发地讨论知识产权新闻事件,数以万计的传播节点,助力知识产权文化浓厚氛围的进一步形成。
热度,并非来自一夕之功。2009年以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已连续举办14年。2022年,20余个省区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选择在宣传周期间发布知识产权发展状况、保护状况和典型案例,全国各地知识产权工作新成效得到集中展现,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的协调联动进一步增强。
与宣传周一道,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等,都成为全国性的知识产权品牌文化活动。活动扎实落地,内容飞速分发。十年来,传统媒体渠道和新兴媒体手段进一步融合,知识产权权威发声渠道进驻群众“掌上”,图文并茂、视听交织,多渠道、全媒体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正在形成。在长短视频平台,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只要是能够吸引社会公众注意力的地方,就有知识产权的身影,在热烈地传播着知识产权文化。
“大家有没有见过看起来十分相似、有时候会让爸爸妈妈买错东西的商标?”“见过!”“老师,我知道!”
三年级的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是2021年重庆市南岸区长生小学举办的一次知识产权公开课活动,100多名三、四年级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
“作为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推动知识产权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长生小学副校长刘誉说。
少年强则国强。2015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共同开展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共同推进知识产权教育在中小学普及。经过多年探索,截至目前累计评定165所国家级试点示范学校,培训万余名专职或兼职教师,建成中小学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全国超过1400所学校、近200万名中小学生接受了知识产权教育,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长远作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继中小学阶段之后,知识产权高等教育承担着全面培育知识产权人才、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宏图远谋。
2017年,同济大学图书馆的一个角落,大三在读本科生张校铨捧起了一本《专利典型案例指引》,这不是他的专业学科用书,但张校铨却被吸引着一页页地翻了下去。随后,他选择知识产权方向继续学习,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知识产权律师。
与张校铨相仿,南京师范大学的孙蓓蓓在本科前两个学年学习计算机专业,在一次法学课堂上,被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体现出的平衡的智慧所深深吸引。于是她转读法学院,又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法方向硕士,如今,她已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实习工作。
从向国外学,转变为向世界输送知识产权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跨越式发展,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能级和成效不断提升,面向国际组织、‘一带一路’国家等国际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项目不断涌现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于馨淼说。
目前,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已达到69万人,计划到2025年达到100万人。
今天的张校铨,在代理每一个案子的过程中帮助当事人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做好案子,律师也可以助推实现提高社会大众知识产权意识的宏大目标。”孙蓓蓓则从事着PCT国际专利申请相关工作:“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感到无比幸运,能够和全球知识产权发展的每一根触角、每一次脉动联系在一起。”
“有了知识产权人才的全面支撑,我们就能够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之路上行稳致远。”于馨淼表示。
2013年,在中央宣传部的支持下,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作明确了目标、确定了任务、提出了举措。多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厚植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有效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人文社会环境的形成,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将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扩充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16个字,在原有12字理念之后,又加入了“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的含义是什么?
大力倡导“公平竞争”,就是要通过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等措施,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稳定市场预期,扩大对外开放。同时,做到公正合理保护,对滥用知识产权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进行有效规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激励创新与公共利益兼得,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产权文化支撑。
深耕文化土壤,涵养创新精神,奋进强国征程。愈发热烈的舆论氛围下,我国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全面提升。如今,中国的知识产权不仅是报网微屏端的高频热词,也已经融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晨,云南保山小粒咖啡的香气在莱茵河畔的小镇厨房里腾蕴;午后,新疆库尔勒的果农为即将寄出的香梨贴上地理标志产品标识;深夜,挑灯写作的作家、专心钻研的科研人员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版权、专利权的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这正在成为举国上下的重要共识。
回望过往路,一起向未来。十年来,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十年来,中国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明显提升;十年来,创新主体运用知识产权提升竞争力的能力不断增强;十年来,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从价值认可日益深化为自觉行动;十年来,知识产权文化理念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厚德载物,润物无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之路的根基愈发坚实,创新创业创造的激情愈发奔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愈发凝聚。(刘阳子)
十年述评:
用知识产权文化涵养民族创新精神
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获得明显提升,“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有力构建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的人文环境,大力夯实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之路的文化根基。
十年来,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品牌越来越亮。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等品牌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文化影响力,助力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十年来,知识产权文化传播渠道越来越宽。知识产权政务账号进驻群众喜闻乐见的各式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融,共同组成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通过综合运用图文音视频等传播手段,让知识产权文化获得更大的传播声量。
十年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越来越大。知识产权专业列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50余所高校建立知识产权学院,上百所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全国成立26家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知识产权人才规模达到69万人。
十年来,知识产权文化发展经验世界共享。我国面向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中国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提升手册”,举办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国际研讨会,与多个国家分享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专门将“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作为六项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到2035年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基本形成”的发展目标。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厚植知识产权沃土,必将涵养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凝聚起久久为功的绵绵力量!(成陶)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策划:吴辉 报纸统筹:王宇 新媒体统筹:张海志 执行:孙迪 杨柳 崔静思 吕可珂 报道组:崔静思 冯飞 李杨芳 吴珂 陈婕 刘阳子 版式设计:姚立辉 新媒体制图:王镇杰 审校:崔静思 责任编辑:吕可珂 编辑:曹雅晖)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