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系统推进,开放许可助力专利转化运用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政策资讯 / 知识产权 / 正文

微信图片_20221019144549.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系统推进,开放许可助力专利转化运用

转载 刘梦娇2022/11/14 11:49:5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中国知识产权报 1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启动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半年来,成都市全面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成果,锐意改革创新,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能力建设,系统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落地实施,主要实施了以下方面的举措。


  创新托管中心,放闸专利开放许可。布局建设6个知识产权托管中心,在托管概念、运作模式、托管对象、服务模式诸方面探索创新,将推进专利开放许可作为重要举措纳入项目建设目标,不断丰富知识产权托管内涵,切实促进专利成果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针对新修改的专利法虽规定了年费减免但减免比例暂不明确的情况,联合知识产权、科技、经信、人才、教育等相关部门,为促进交易达成出台配套政策,实施一揽子激励措施。在成都高新区启用《关于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对输出方、吸纳方、中介方按成交额4%、3%、3%的比例给予奖励。


  做实交易中心,拓宽开放许可渠道。以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核心枢纽,整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成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区块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等载体的资源优势,在前端审查、供需对接、交易运营、数据共享等环节为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创造有利条件。发挥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的优势,在意愿项目挖掘、一对一定价指导等工作前端提供全流程服务,有效促进开放许可的交易达成。开辟成渝地区开放许可专栏,面向高校院所和重点龙头企业,征集市场前景较好的专利1000余件,筛选发布开放许可451件。


  聚焦赋能中心,引领专利开放许可。结合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战略,强化产业功能集聚发展理念与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协同,借助产业生态链“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中小微企业整体发展的“一带多”模式,推动实施“一对多”的专利开放许可。截至目前,围绕重点核心产业开展专利导航23项,系统梳理领域内核心专利情况,为专利开放许可提供前端引导。依托产业功能区实体化探索知识产权与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固链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知识产权产业赋能中心,现已在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新材料3个产业领域布局,为深入实施专利开放许可构建应用场景,培育专利转化运营示范样板。


  持续强化保护中心建设,护航专利开放许可。以高标准建设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切入点,加强与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协同,形成“双中心”配置格局;发挥全市337个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点)的一线触角作用,为专利开放许可的顺利实施扫清障碍。同时,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支撑专利开放许可。依托成都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归集市场监管领域50余个部门登记、审批、监管、执法、司法等涉企信息1.7亿余条,建成并运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风险管理、智慧决策、联合惩戒等十大功能模块,多部门推进对严重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为保障专利开放许可有效实施提供系统支撑。


  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专利供给质量有待提升,首批征集的1000余件愿意开放许可的专利,最终仅451件发布,通过率不足50%。部分实施主体主要希望通过实施开放许可获得专利年费减免及政府补贴,一定程度上造成行政资源浪费。市场主体供给积极性不高,调研发现,市场主体更意愿通过专利开放许可获得“输血”,而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自愿“供血”的意愿普遍不强,市场化的运营生态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指导定价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部分供给主体对许可定价期望值过高,影响了专利开放许可的交易达成率。这些问题均需在后续工作中探索解决。(谈忠 阳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辑:邵京京 责任编辑:吕可珂 审校:崔静思)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已有0人点赞

网页尾图广告2.gif


1.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