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发展氢能产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要保障氢能产业稳定发展,离不开氢能相关政策的“风向标”。
用好氢能“政策包”
“近年来,我国对于氢能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的氢能产业正在经历由少年到青年的过程。”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下称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秘书长卢琛钰表示,发展氢能产业,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长期任务,不能一蹴而就。我国各部门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起到了助推作用。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可再生能源制氢是主要发展方向。“长期以来,氢气被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相关的制氢项目也都被严格管理在化工园区内实施,此次《规划》的出台,为氢能产业赋予了能源产品的属性。”卢琛钰介绍,《规划》中明确了未来发展氢能的战略定位。第一是确定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明确了氢能作为能源的属性;第二是明确了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揭示了氢能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中,与可再生能源的紧密结合;第三是确定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完善了氢能“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产业链以及在交通领域、储能领域、发电领域及工业领域四大重点应用领域的产业布局。
卢琛钰介绍,《规划》既承担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N”分之一职能,同时也是氢能产业发展中的“1”,可谓“四梁八柱”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为3300万吨,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为1200万吨。如此数量庞大的氢能从何而来?卢琛钰介绍,目前,我国的氢气来源主要来自煤制氢及工业副产氢,这两种方式制氢成本较低,且工艺较为成熟。但从氢能的长期发展来看,《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至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至200万吨/年。
搭建产业“蓄水池”
“在双碳背景下,发展氢能产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新增碳排放。我国传统制氢方式显然不能成为发展主流,那么,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比重将持续增加,这项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绿氢。”卢琛钰介绍,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经济性,我国鼓励因地制宜地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工作。
氢能产业发展关键是持续提升核心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中阶段,部分核心关键技术仍需依赖进口,尚未实现自主可控。《规划》提出,要系统构建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
“未来我国氢能产业要实现自主可控,离不开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卢琛钰介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充电设施技术等方面给予财政补贴以及向应用市场的牵引。此外,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鼓励创新研发。
北京市在氢能科技创新、产业基础、制成要素和市场应用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为响应国家政策,北京市陆续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大兴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2022年修订版)等系列政策文件,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氢能企业融资、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促进氢能产业发展。《2022年中国氢能源产业战略发展报告》显示,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
“在政策的扶持下,氢能产业相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也加大了研发的力度,助力我国氢能产业解决‘卡脖子’难题。”卢琛钰介绍,近年来,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承担了北京市氢能总体实施方案以及北京市大兴区、房山区、昌平区的氢能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性工作,组织研究氢能产业综合应用示范方案,调动创新企业、高校与人才资源,实现互融互通,带动产业链与区域布局的协同发展。
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12万亿元。(叶云彤)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标题:“问计”政策 把好氢能发展“风向标”)
(编辑:邵京京 责任编辑:吕可珂 审校:崔静思)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